ACCA名人堂丨中国零售业十大风云人物之卫哲中国ACCA考试网
ACCA作者 编者: jack 预计阅读时间: 4分钟 ACCA发布时间 发布时间:2016-09-29

ACCA报名、考试、查分时间、免费短信提醒

  在中国,拥有很多知名的企业家,他们每一个人的发家史和成长史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种人生方向的指引与启示……其中有一位,是我尤其钦佩和羡慕的,当然还有些仰慕。于我而言,他绝对是“666”的存在!32岁就替世界500强企业打天下,36岁执掌阿里巴巴……那么这个人是谁呢?他凭什么如,此年轻即成就那么大?他的名字叫“卫哲”。
 
  我为什么如此钦慕卫哲呢?卫哲做事是出来名的认真、精明能干,他从管金生的小秘书做起,3年干到万国证券副总经理,却在327国债事件中,因为老板入狱,事业跌落谷底。
 
  此后,他不断学习,弥补自身短板,并迅速从谷底反弹,29岁成为普华永道史上最年轻的合伙人之一,32岁担任百安居中国区总裁,36岁执掌阿里巴巴。
 
  十几年走完许多人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高度,卫哲的人生可谓春风得意,可他还没来得及庆祝,便再度遭受重创。2011年,卫哲因为身陷供应商欺诈事件,不得不从阿里引咎辞职,带着马云给的“伤疤”,开始二次创业。
 
  云端坠落,旁人唏嘘不已,卫哲却说,从阿里辞职是他人生中最闪光的时刻。

 
 把小事干好 
 
  卫哲的人生,从一开始就像是计算好的。他喜欢掌控的感觉,高中时就迷上谍战和悬疑类的书,并通过观察别人的肢体语言来解读人心。
 
  1992年,还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读书的他,因为看了一部电影《华尔街》,对投行产生浓厚兴趣。当时,中国还没有投行,沪深股市成立不到两年。卫哲因为一次翻译任务,争取到去万国证券实习的机会,管金生点名要见见这个年轻人。
 
  这一见,卫哲成了管金生的秘书。
 
 
“中国证券教父”管金生(右二)
 
  管金生对下属很严厉,在卫哲之前,他的秘书很少能干满一年,但卫哲却把秘书干成了副总经理。他的秘诀很简单,就是把小事当大事干,不放过任何细节。
 
  刚开始,卫哲只是负责翻译,剪剪报纸。他学外语出身,翻译是小菜一碟,剪报纸更是大妈都会干的活儿,但卫哲却把它干出了差异化。别人剪下来就完事,卫哲却暗中观察哪一类是老板看过的,然后重点剪裁。到后来,管金生不看他的剪报就吃不下饭。
 
  打印资料是一件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事情,但卫哲却把它做到了极致。他会根据领导的习惯和偏好来调整字体和大小,尽量让对方看着舒服。他还按照自己理解的重要性对资料进行排序,而不是像一般秘书那样,草草堆在一起。
 
  即便端茶倒水这样的小事,卫哲也做得有声有色。领导多长时间喝一杯水,什么时候该加水,什么时候换茶叶,类似这样的琐事,卫哲都拿捏得很到位。
 
  久而久之,管金生对他刮目相看,索性让他替自己写报告和演讲稿。卫哲一开始写得不好,经常被要求返工,还领教过稿子被扔出来的尴尬。但他不气馁,拿回来一遍又一遍地修改,并发誓不让领导为同一件事情骂自己两次。
 
  由于表现突出,卫哲很快就被提拔为资产管理总部副总经理,成为当时国内证券界最年轻的副总。那一年他24岁,可谓少年得志。
 
  然而,即便是最擅长控制的人,也无法抵挡命运的无常。就在卫哲事业蒸蒸日上时,一场灾难却突然降临。1995年2月,震惊业界的327国债事件爆发,管金生豪赌做空失败,锒铛入狱,公司也濒临破产。
 
  老板被抓后,卫哲白天被人追债,晚上找别人讨债,几天几夜没睡觉。那段时间,他想了很多,最大的教训就是,无论干什么事,都不能铤而走险,要学会财务管理。
 
 
 就当财务顾问 
 
  环顾全球,财务做得最好的要数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其中就包括普华永道。卫哲决定跳槽到永道,学习有关知识,弥补自己的短板。
 
  看到卫哲来应聘,永道的人一开始很犯难:给他个高职位吧,他在财务上还是新手,给他个低职位吧,人家毕竟是副总,一度管着二十多人,有秘书,有司机。然而,卫哲一上来却提出:“给我一个尽量低的职位,就当财务顾问吧!”
 
  这样一个决定,让他一夜之间从副总变成“小兵”。但卫哲却不觉得委屈,反而认为自己占了便宜,不但“免费上MBA”,还是带薪的,“有30个老师可以教我”。
 
  卫哲把新工作当成学习的机会。他的每一次跳槽,最初都是减薪的,但很快他的薪水就会随实力的提升而不断上涨,最后远超上一个东家。
 
 
  在永道,卫哲一年内破格晋升两次,出任融资部经理。1997年,他获得去英国工作的机会。在那里,他主动要求做纯英国并购业务。
 
  这又是一个令人吃惊的决定。因为对国外商业环境不熟悉,再加上客户的不信任,他整整半年没接到一单。但他并没有放弃,一面埋头苦研业务,一面发扬“泡开水”的精神,给老外打下手,做好手头的每一件小事。
 
  半年后,他凭借自己的努力,终于赢得第一单。此后,他越战越勇,不仅当上收购及兼并部高级经理,还成为普华永道史上最年轻的合伙人之一。
 
 
 给我加点任务吧 
 
  永道的工作经历告诉卫哲,合规很重要,无论做什么事,晚上要睡得着。但同时他也发现自己的另一个短板,对执行力关注不够,同时也缺乏管理大团队的经验。
 
  于是,他毅然离开永道,加盟了做建材零售的百安居。在那里,他有机会接触到一个全新的行业,未来还可能管理上万名员工。这符合他的口味。
 
  刚到百安居,卫哲并没有一飞冲天,而是抱着学习的心态,从自己最擅长的财务经理做起。别人能少干一点是一点,他却每年跟老板提要求:给我加点任务吧!
 
  在这种近乎“自虐”的主动请缨中,卫哲负责的工作越来越多。当时,整个百安居有12个部门,卫哲一人就分管了9个!后来当CEO一职出现空缺时,公司上下除了卫哲,实在找不到更好的人选,老板只好让他来代理。
 

 
  这一代理,卫哲就没再“谦让”过,不但把代理干成了正职,还成为百安居在中国的灵魂人物。2002年,32岁的卫哲出任百安居中国区总裁。
 
  在其治下,百安居迎来高速增长期。从1999年到2002年,百安居三年只开了5家店,卫哲上任后,短短四年开了46家,员工也从几百人增加到13000人。
 
  不仅如此,2005年他还主持收购了全球主要竞争对手欧倍德在中国的业务,将百安居的营业额从一年前的23亿提升至50亿。在他接手前,这一数字仅为3亿。
 
  凭借这一成绩,卫哲成为炙手可热的商界人物。但他并不甘心照搬西方模式,做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执行人,而是希望做出更多本土化的东西。
 
  为了说服英国老板,允许在中国提供不同的产品组合,他带对方去全国各地参观不同家庭的装修需求。他还一改百安居传统的DIY模式,提供设计、装修一条龙服务。
 
  这些改变得益于他对中国市场的观察。卫哲说,在万国他学会用望远镜看国外,在百安居他学会用显微镜看客户和产品。这为他日后跳槽阿里打下了基础。
 
 
 这家伙真敢吹 
 
  2001年,哈佛大学组织了一场中国企业家演讲活动,卫哲受邀出席。
 
  会上,他第一次见到了马云。这个小个子的中国男人语出惊人地宣布:要把阿里做成全球最大的贸易网站。此时,阿里刚成立两年。
 
  卫哲心想:这个家伙真敢吹,长得像外星人,说话更像外星人,太不靠谱!
 
  不过,马云精湛绝伦的口才还是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在返程的航班上,两人机缘巧合地坐到了一起。一交谈,才发现对方都是金庸迷,还喜欢下围棋。等到下飞机时,两人已成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此后的几年,卫哲带领百安居成就霸主地位。马云对这个朋友刮目相看,虽然他一直对职业经理人很排斥,但还是极力想拉卫哲入伙。他说,卫哲改变了他的看法。
 
  卫哲一开始并不感兴趣,马云则展开了个人的魅力攻势。
 
  “你的生意扩大一倍需要投入多少?花多长时间?雇多少人?”马云问。
 
  “4000万美元,1万名员工,用时三年。”卫哲回答。
 
  “我只要五台服务器,不需要增添人手,三个月搞定!”马云很坚定地说。
 
  卫哲被打动了,事后马云也用行动证明自己所言非虚。这促使卫哲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生涯,他开始相信,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经过慎重考虑,卫哲决定接受马云的邀请。2006年11月,他正式加盟阿里巴巴,出任公司总裁兼CEO。
 
 
  卫哲的到来,给阿里带来巨大的变化。上任伊始,他便推进分类管理,将客户分为大中小不同的类型,员工也根据特点进行分类,用标准化的流程来复制成功。同时,他还推动阿里的国际化,积极拓展美国、日本等海外市场。
 
  在卫哲担任CEO期间,阿里的营业收入从2006年的13.6亿增长到2010年的55亿,利润则从2.2亿增长到14.7亿,分别增长了3倍和6.5倍。
 
 
 赚钱不是目的 
 
  随着利润的增长,卫哲和马云的关系不断升温,尤其是2007年阿里巴巴在香港成功上市后,两人更是进入“蜜月期”。但此后,双方在习惯和观念上的差异逐渐显现。
 
  在阿里,大家开会时很随意,喝茶、嗑瓜子,甚至跳到桌子上跳舞都没事,但在跨国公司任职多年的卫哲却很难接受,他习惯的开会方式是正襟危坐。
 
  作为一个训练有素的职业经理人,卫哲也非常注重仪表,头发常年纹丝不乱,衣着更是常考究,被称为“阿里最会穿衣的人”。与之相比,马云则显得比较随意。
 
  如果说,这些习惯还不足以影响两人关系的话,那么价值观上的差异则是致命的。
 

 
  卫哲常年受跨国公司文化的影响,不管做什么事情,永远将盈利放在第一位。但这种做法在阿里内部引起了争议,因为阿里人把价值观看得比业绩更重要。
 
  一次高层会议上,有人跳出来唱反调:我们对利润没兴趣,卖面粉的怎么能跟卖白粉的比。卫哲怒道:如果今年你的面粉卖得不好,年底扣你分红。
 
  结果,卫哲说到做到,年底给这个高管的分红最少。对方一生气,直接找马云告状。
 
  虽然事后,马云为了维护卫哲的领导地位,把这位高管挡了回来,但这件事却暴露出双方在价值观上的差异。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卫哲为了提高盈利,推出了大量的增值服务产品。这些产品虽然赚钱,但对B2B业务帮助不大,马云开始对卫哲过分强调业绩的做法产生了担忧。
 
  一次,他找卫哲喝茶,意味深长地说:“赚钱只是一个结果,它永远不是一个目的。我真正的目的是创办一家由中国人创办,让全世界骄傲的伟大公司。”
 
  可惜,那时的卫哲“执迷不悟”,并没有把马云的话放在心上,依旧在业绩为王的道路上狂奔。而这也注定了他跟阿里渐行渐远。
 
 
 引咎辞职 
 
  2011年1月22日,马云无意中翻看到一封邮件,内容看上去无关痛痒,就是几个老员工在讨论晚上吃什么。但其中一句话引起了马云的警觉。
 
  创业元老蒋芳在邮件中抱怨:“他妈的,还在看一个案子,可能个别员工涉及到欺诈问题。”马云立刻打电话过去问:“到底出了什么事?”
 
  蒋芳告诉他,阿里内部有员工参与欺诈,她正在调查。马云之前并不知情,蒋芳的话让他感到震惊。他连夜召集公司高管,在公司旁边的一个酒吧开会。会上,马云痛斥了公司内部为了短期利益不择手段的行为,并决定在内部启动专项调查。
 
 
  事实上,阿里平台上的欺诈行为很早就存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电子商务都受到了影响,少数阿里销售人员迫于业绩的压力,纵容、默许骗子公司在网站上发布虚假信息,以吸引消费者。
 
  作为阿里的掌门人,卫哲知道平台上有作弊商家,而且一直在调查。但他并不清楚内部员工跟作弊商家有多大瓜葛,在打击力度上也显得不够。
 
  很快,受骗的买家便联合起来,向阿里申诉索赔。
 
  事件经媒体曝光后,舆论一片哗然,阿里顿时陷入被动中。为了扭转局面,马云决定公开调查结果,并承诺向受害者进行赔偿。数据显示,在这次欺诈事件中,阿里内部有超过100人牵涉其中,近2300家作弊商家混入了平台。
 
  但公众并不买账,谴责声此起彼伏。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马云不得不挥泪“斩”卫哲。2月21日,卫哲宣布辞去阿里CEO一职。
 
  事后,很多人替卫哲打抱不平。但卫哲却看得很淡然,他说:阿里的痛苦都是我自己找的,因为要改变,所以才会去寻找。这个过程虽然很痛苦,但却受益匪浅。
 
 
 收红包的雷锋 
 
  卫哲口中的受益匪浅,是指他在阿里学到的重要一课:再小的组织,都要有自己的价值观,“不能被业绩所绑架,放弃做正确的事!”
 
  回顾自己的整个职业生涯,卫哲说有两个人对他影响最大,一个是管金生,打开了他的战略眼光,让他长骨头;另一个是马云,教会他价值观,让他长脑子。
 
  从阿里辞职后,卫哲选择重回老本行。2011年4月,他和以前普华永道的同事朱大铭合伙创建了嘉御基金,主要做互联网、电子商务、消费零售和B2B四个领域的投资。
 
  这个创业决定,一方面是卫哲的理想,另一方面也受到杰克?韦尔奇的影响。当年韦尔奇从通用电气退休后,加入了一个由很多CEO加盟、主要靠运营驱动的基金。
 
  卫哲对这家基金作了研究,深受启发。他说,中国优秀的企业并不缺钱,但缺乏帮他们运营的团队。而运营恰恰是卫哲的优势,他拥有十多年行业高管的经验。
 
  嘉御基金成立后,受到众多大佬的青睐,马云成为第一个投资人,这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外界对于两人矛盾的猜测。马云之后,李泽楷等商界大佬也纷纷加入。
 
 
  在卫哲的领导下,嘉御基金采取了一种独特的投资模式,先提供免费的咨询服务,帮企业解决运营难题,然后再进行投资。对此,卫哲开玩笑说,他们就是“收红包的雷锋”。
 
  与此同时,卫哲认为,烧钱的公司死得快。因此,在选择投资项目时,他坚持两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要么跑得比别人快,做先行者;要么跑得比别人慢,但绝不跟风。
 
  第二个原则,只投“不在融资状态”的企业。所谓“不在融资状态”,是指企业已经融完资,根本不差钱,但缺乏运营、管理方面的经验。
 
  这两个原则显示了卫哲谨慎的投资风格。
 
  不仅如此,他还要求被投资人必须有正确的价值观,在道德上不能有瑕疵。在阿里,他因为放松了对价值观的监督,不得不引咎辞职。如今,他希望把这个短板“补回来”。
 
 
 卫氏跳槽学 
 
  十年时间从小秘书做到跨国公司总裁,卫哲火箭般的升职速度,以及几次教科书级别的跳槽经历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有人甚至将他的经验总结为卫氏跳槽学。
 
  在2005年出版的《金领》一书中,卫哲向人们披露了自己的职场心得。在书中,卫哲将个人的职业生涯比喻为三张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
 
  卫哲认为,在开始工作的前十年,要更多地关注资产负债表,不要太在意薪水和职位的高低,而应该努力工作,拿体力换经验,把资产做大,把负债做小。
 
  很多人刚开始工作,就把眼睛盯在损益表上,生怕公司亏待了自己。卫哲则相反,他在40岁之前的每一次跳槽,都是减薪的,每年考核都要老板给自己加任务。表面上看,他吃了大亏,但实际上,他通过不断弥补短板,能力获得了极大提升。
 
  那个时候,卫哲工作很拼,升职也很快。有同学问他:你为什么升得那么快?卫哲回答说:我每天干14—16个小时,干三年就相当于别人干五六年!
 
 
  卫哲不但拼,效率也很高。他有一套精明的时间管理技巧。在做事之前,他会周密地计算好每一步,然后有规律、有计划地执行。
 
  据他的同学回忆,早在上大学时,就总看到卫哲捧着一个本子,上面记得密密麻麻的。工作以后,卫哲每天只在早晚看两次邮件,而且几乎不上网。他会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将邮件分成A、B、C三种类型,A类纯资讯,B类近期待办,C类当天必须解决。
 
  对于C类邮件,卫哲会马上着手解决。他主张日事日清,不喜欢当天留东西。因为他知道,事情越往后拖越难处理,一旦有一天木已成舟,就会很被动。
 
  关于跳槽,卫哲有一个很经典的理论——换行不换岗,换岗不换行。在卫哲看来,跳槽不能完全放弃以前的经历,否则会将自己辛苦积累起来的资产清零,得不偿失。
 
  从卫哲的职业生涯来看,他也确实遵循这样一个路径,尽管每一次跳槽,行业和职位可能不尽相同,但彼此都有关联。这保证了跳槽时的最低成本。
 
  卫哲虽然工作很拼,但他并不是工作狂,在工作和生活上有很好的平衡。工作之余,他最主要的业余爱好,一个是陪太太逛街,另一个是陪儿子玩耍。
 
  尽管经历过两次严重的职场危机,但卫哲似乎对自己的人生很满意,也很自信,他说:“如果人生重来一遍,我还是会选择这样的人生,每一步都不会改变。”


  核心提示:卫哲做事认真,精明能干,他从管金生的小秘书做起,3年干到万国证券副总经理,却在327国债事件中,因为老板入狱,事业跌落谷底。
 
 本文小编中国ACCA考试网·汐鸢沐雪,转载自21财经汇,原作者:华商名人堂·张静波。

 

中国ACCA考试网(www.chinaacca.org)综合整理提供干货资讯,来源:网络,若标明原创文章,经授权转载,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 ,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
中国ACCA考试网

搜索标签

备考工具

    报名入口 学姐在线 资料下载 费用一览

登录

登录

请输入您的昵称
您正在备考ACCA哪一阶段?
您目前从事什么行业?